以上段落摘录自阿亚图拉·哈梅内伊于1984年11月25日萨迪纪念大会上的致辞。
值此萨迪纪念日之际,KHAMENEI.IR媒体平台“阿明”栏目——该栏目以“阿亚图拉·哈梅内伊视角解读波斯诗歌与文学”为宗旨——特此回顾伊朗伊斯兰革命领袖对诗歌与文学地位的独特阐释。
手抄萨迪全集
赛义德·阿里·哈梅内伊对诗歌的热爱萌发于童年:母亲常为他诵读哈菲兹的诗篇。小学时,当老师讲授萨迪《蔷薇园》时,他便深深为之着迷,不仅完整抄录全书,更背诵了其中大部分诗作。其父哈吉·赛义德·贾瓦德同样痴迷《蔷薇园》,这种家学渊源深刻影响了家庭的文化氛围。
他曾养成习惯:每夜就寝前必诵哈菲兹抒情诗,以点亮眼眸,抚慰心灵。虽也热衷尼扎米的诗作,但鲁米《玛斯纳维》的精神力量最为深刻地涤荡了他的灵魂,成为无可替代的存在。
“纳西姆”执笔时
这种热爱在神学院求学及高级研修时期愈发显著。诗人诗集常列于他的研读书目。期间,他更亲自创作:当韵律词汇通过笔端化作诗句,他为自己选取了“纳西姆”(和风)作为笔名。
*“我心失序 因无你哀叹声声
如撒向掌心的硫磺 放手这无你缰绳”*
此联为其早期诗作,约作于1956或1957年。(2)
但这位赛义德·阿里·哈梅内伊的诗心远不止于此:“除“纳西姆”外,他另取“齐亚丁”(宗教之光)称号。1956年某张赠友照片背面题词可见:
“至高者至荣。将此微末影像敬赠挚友尊兄赛义德·哈迪·霍斯罗沙希阁下,惟愿不泯于记忆之川。卑微者,齐亚丁·侯赛尼·哈梅内伊”(3)
他有一本专门收录精妙诗作与优美诗句的札记本,另备一册单独记录钟爱的圣训。
对诗歌的挚爱使他的笔记本与日俱增。《抒情诗方舟》便是赛义德·阿里的诗歌珍藏——其中誊录着远近诗人令他心折的抒情诗与警句,每首都标注日期。这些批注在1984年前密集连贯,此后便渐趋疏落。
他的课本扉页也总是写满诗句。每当课业疲倦时,便以诗行重振精神。 他会将尤为钟爱的诗句,请人用优美书法誊写,悬挂于卧室之中,朝夕相对:
“在库姆霍贾蒂耶经学院时,他曾用哈菲兹两联诗装饰修室:
*“我偷饮壶中酒 世人却道捧经卷
奇哉!这虚妄经册 竟未燃起烈焰*
*若这世间尚有真利 只在托钵僧的知足里
主啊 请赐我贫者之乐与知足之心”(4)*
这份痴迷甚至让他在马什哈德求学时期,无哈菲兹诗便难以入眠:
“曾有一段时日,我每夜都必须吟诵一两首哈菲兹抒情诗才能安然入睡。 诸位或许会感到惊异,但这确是事实。 另有一段时期,我则深迷萨迪,终日诵读他的诗篇。”(5)
诗歌在伊朗文化中的地位
伊朗革命领袖对诗歌流派的关注,以及他坚信诗歌能在革命运动中发挥影响力,使他对这一领域尤为重视。他认为,诗歌是传递价值观、涤荡社会污浊的重要工具。
“在我们革命社会的土壤中,伊斯兰文化的源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澎湃涌动。而在伊朗悠久的诗歌文化与文学传统中,没有哪位名家不曾啜饮过这丰沛的源泉,也没有谁能够宣称自己不需要它的滋养。”(6)这段论述摘自阿亚图拉·哈梅内伊致设拉子诗歌、文学与艺术大会的贺信(7)。
这段开篇或许能为我们理解他的思想体系提供重要线索。 革命领袖认为,诗歌与艺术应当用于深化价值观,艺术家应当将自己的艺术锻造为利剑,以涤荡污浊与杂质。
波斯诗歌正是这一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这种诗歌具有独特特质:“波斯诗歌有一个显著特点:它能创造知识与精神财富。就我们所知,其他语种的诗歌虽非完全没有这种特质,但远未达到如此强度。”(8)这一特质某种程度上也源于波斯诗歌的创作者们:“当我们审视波斯诗歌的高峰——或是像尼扎米这样的智者,或是像菲尔多西这样的哲人(《列王纪》本质上是一部智慧之书),或是像莫拉维这样体现真知、灵性与超验的诗人,或是像哈菲兹这样深谙《古兰经》的诗人,又或是像萨迪这样作品中充满哲理与精神真理的诗人。”(9)
这些诗人各自登顶不同领域的高峰:** “萨迪在道德诗与劝谕诗领域登峰造极。菲尔多西如是,尼扎米如是,萨纳伊如是,纳西尔·霍斯鲁如是——我们许多伟大诗人都如此。贾米亦复如是。”(10)
**流畅、富有乐感且充满智慧——萨迪的诗作
萨迪的诗歌奠定了流畅、富有音乐性且充满智慧的诗歌传统。他以简洁动人的语言表达道德、社会与人文主题。善用寓言、凝练表达与细腻幽默是其诗作的另一特色。 萨迪的作品兼具教育性和审美价值, 充满智慧。 革命领袖曾举例说明萨迪诗歌的智慧: “萨迪在《蔷薇园》第一篇章第二个故事中,讲述了一伙盗贼的轶事:他们准备袭击路人,但'第一个袭击他们的敌人,却是睡眠'——在外敌到来之前,内心的敌人已将他们征服。”(11)
萨迪诗歌的道德教化
“萨迪在道德诗与劝诫诗领域堪称巅峰。”(12)
萨迪诗歌的精髓在于道德训诲、爱情抒怀与社会观察。 他以简洁隽永的语言,传递着深刻的智慧。
革命领袖认为,萨迪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,除天赋才能外,更源于其作品的精神内核:“他的训诫汲取《古兰经》与圣训的智慧,如黄金般铭刻在求学者心间;他雄辩明晰的语言,为渴求真理的心灵开启意义宝库。”(15)
萨迪:波斯文学的坚实支柱
“萨迪是波斯文学宏伟大厦的基石,他的诗文构成了我们灿烂文化躯体中最优美的部分。”(14)
萨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,为波斯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。他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诵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真理、完善自我, 成为波斯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。(15)
参考文献
[1] 阿亚图拉·哈梅内伊致萨迪纪念大会贺信,1984年11月25日
[2] 赫达亚图拉·贝赫布迪(2012)。《释名:阿亚图拉·赛义德·阿里·侯赛尼·哈梅内伊传》。德黑兰:政治研究与调查中心,第71页
[3] 同上
[4] 贝赫布迪《释名》,第72页
[5] 赛义德·阿里·哈梅内伊访谈(第三场),采访者:哈米德·鲁哈尼,来源:伊斯兰革命文献中心
[6] 赛义德·阿里·哈梅内伊(1985)。《与人民同行四年》,德黑兰:伊斯兰共和党出版社,第305页
[7] 1984年5月19日
[8] 革命领袖在接见波斯语诗人与学者的讲话,2023年4月5日
[9] 同上
[10] 革命领袖在斋月接见诗人的讲话,2008年9月15日
[11] 革命领袖接见哈马丹省高校师生的讲话,2004年7月8日
[12] 同[10]
[13] 革命领袖《黄牛章》第二十五次经注讲座,1992年5月6日
[14] 哈梅内伊《与人民同行四年》,第365页
[15] 同上
Your Comment